当松果“嗒”一声落下
当鸟鸣唤醒城市的好梦
新民大街新的一天开始了
几十万人参与开街的热闹还在回荡
欢腾落下 生活如昨
侧耳倾听
历史风景与现代气息在水乳交融中沉淀
已转化为城市匀长的呼吸

在一场全民参与的焕新后
与老街相伴几十年的老邻居说
以前觉得这些老房子离我们很远
现在它们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便是今日新民大街的魅力
不仅在于其与时俱进的“新”
更在于深入肌理的“亲”
从味觉盛宴到触手可及的便民服务
从打造休憩空间到丰富文化体验
新民大街用多元化的生活场景
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向新”“亲民”的温度与便利
亲 是历史和文化融入日常的苦心
从地质宫一路向南——
拆围透绿后的新民大街
每面墙的消失
都在重建历史与当下的连接
拆去的是围墙,拉近的是人心

一座座饱蘸岁月的老建筑,修旧如故
从只可仰观、远观
变为可进入的“文化客厅”
历史建筑就在小园深处、绿意之间
触手可及
老长春们喜笑颜开
那些认识了几十年的“深宅大院”
突然就从石刻历史变成了“可触摸的生活”
亲 是日享而不觉的幸福
好像一夜之间
路人与向美而来的游客有了“喘息角落”
疏枝透影,整理出舒适流畅的空间
每处都藏着不一样的惊喜
新民大街旁的老街坊们多了推窗可见的后花园
12个口袋公园
如一页页清新的插画
散落于历史建筑群中
街是平的,公园是参差起伏的
临街长椅、遮日树荫、精巧凉亭
没有围墙,无需门票
抬足即入,移步换景
口袋公园最懂何为诗意的闲暇
不知不觉中
城市的缝隙里长出了“家的延伸”
拾级而上,舒适拉满
亲 是润物无声的温馨
一条街的温度
藏在人们行走的脚步里
也藏在等车的方寸之间
深咖色廊架、复古装饰窗、一字排开的长椅
典雅别致的公交站亭成了网红
等待,在街头变成风景

人行步道改用原始石材,拓宽至6米
那些质感板岩文化石的缝里
据说还播撒了草籽
石与小草在密语里和自然互动
街心绿化带新建的木栈道
蜿蜒在葱郁老树群里
浓荫中穿行
人与自然时时亲密接触
每迈出的一步
都在体悟文化与生态的双重亲近和尊重

新增的自行车道,是城市对骑行者的展颜
“向北号”“繁花号”“春潮号”
春城漫游巴士串联起历史建筑与核心景点
文旅专列亦将驶出一条流动风景线

每一处设计,都通透了城市和人的心境
每一个改变,都在诉说老街对你的温情
亲 是人间烟火的抚慰
一口老长春,一口新潮味
味蕾绽放时,文化同栖于心
从吴彦祖咖啡的香,到言几又的书卷气
从蛋魂汉堡的爆浆滋味,到老长春打卤面的地道咸香
这条街及周围商圈让你吃遍潮流,也吃出幸福



新民大街和周边
藏着老长春的魂,也跳动着新潮的脉
到处弥漫文旅和生活的包裹感
既有闹中取静的名校、景点、街区
还有步步留人的城市热闹
向左转 向右转
一路绿荫 两处繁华

新民大街打通了长春最负盛名的两大商圈
向东3分钟,到桂林商圈逛吃
天下美食、新潮小店、彩绘街市
烟火长春,人生我有
向西450米,慢游百年红旗商圈
沐“新中国电影摇篮”80年的荣光
赏“这有山”堆叠的都市童话
同54路老电车驶进城市记忆

感受城市昔与今
繁华为你 因你繁华
亲 是智慧城市的照拂
科技浸润的地方
没有什么是“扫”不出来的
来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租一台萌萌的“小新问不倒”AI讲解机
扫码开启智慧游览
听娓娓道来的文物背后故事
实时回答各种好奇提问
操作简单,连小朋友都能轻松上手

历史建筑可触摸,还能阅读
扫描导览牌上的二维码
沉浸式了解AR技术复原的建筑原貌
聆听它们九秩风华中经历的故事
每一块砖石都似乎在穿越历史向你诉说


从新民大街南口
自九六四医院一路向北

每一次漫步都是一堂沉浸式历史课
每一次经过似乎都在共建精神家园
亲 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贴心
你没看错
这个漂亮的小房子是公共洗手间
除菌洗手液、高效干手机、多样厕位选择……
设计人性化
干净了你的干净
方便了你的方便

你可能没注意脚下设施的人性化
凹槽收水立缘石、异形雨水口
雨天出行不再烦恼
井盖“署名编号”,实现精准维修
一个个巧思,种种“绣花功夫”
合力提升生活品质和城市管理效率
这条承载长春记忆的老街
不再只是一条街道
那些极致的细节默默发力
化解旅途中可能的焦虑
为所有旅人、家人提供“治愈式服务"
街短情长,有一份体贴叫
和太阳一起帮你充电
累了,手机低电了
你会恰好发现安放得恰到好处的太阳能充电座椅
“叮”的一声,电量焦虑放空

还有更多暖心“无感式”服务等你解锁
不打扰,随时在,像回家,温馨自在!
站在绿荫筛下来的阳光下
游目生活
原来,服务真是一种风景
亲 是挑动梦想的暗示
吉林22℃的夏天
不是没有酷暑
妙就妙在——
每个烈阳的白昼后
都会赠送一个小风习习的夜晚
街边草地那支起的小帐篷
吸引你打卡拍照的背后
有着善意的“小阴谋”
召唤你奔赴露营于野、夜赏繁星的诗意梦

亲 是治愈式的倾诉与祝福
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有一面承载无数心声的木质寄语墙
数百张白色卡片随风轻摆
写满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深情祝福

“祝我的家乡越过越美好”
“祝新民大街越来越繁华”……
字迹或工整或随性
每一笔都是对未来的期许
亲 是携手同行的无声示范
新民大街的改造
远不止是一条街的更新
也不仅是串联红旗桂林商圈的“黄金轴线”
它亲切地拉着过去和当下
拉着你和我,还有整个长春的风景
让历史文脉与城市烟火在此交融

随着“一轴两翼”的持续发力
新民大街及其辐射的商圈
正成为展示消费升级的鲜活样本
作为城市文旅的新原点
新民大街串联起众多历史地标
共同构成了城市历史文化核心区
以历史文化为魂、以生态景观为韵、以产业体验助力
绘就长春全域文旅融合发展总体格局
长春文旅扬帆远航的崭新起点
由此开始
长春的新民大街 吉林的亲民大街
向新,亲民,是发展与民生的交融与共情
向新,亲民,是历史建筑“活”起来——
一条街、一座城、一群人
一次相遇,速读长春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向新,亲民,是商业业态“潮”起来——
一杯咖啡、一件文创、一卷墨香
搅动一城心绪,精读现代范儿的花样生活
向新,亲民,是街道场景“玩”起来——
街头音乐、非遗市集、快闪展览
走着逛着就参与了一场城市嘉年华
在这乙巳蛇年从孟春到盛夏的忙碌后
蝶变的新民大街
焕新的不止是一条街
更是一座城的向心力
这场全民参与的“街道革命”
有绿意、有新意、有创意,更有心意
因为走心
盛夏的七月,几十万人涌来
举起手机记录、打卡、分享
共同汇聚出欢乐之海
向“新”、有“心”的背后
是城市和人的共情
城市的美好
藏在对“人”的关照里
放慢脚步
收下老街亲切的邀约吧
一起触摸历史
分享流淌的人情味
感受无数便民细节编织出的幸福感
来长春的城市客厅
共你我的市井烟火
策划:栾哲 王奎龙
采制:贾艳玲 李艳 实习生 李岚梦 杨晨 张芷毓 王欣蓉
拍摄:刘佳 马子惠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
相关文章:
送你三张攻略图 玩转新民大街!07-05
人民日报评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经典范本07-04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07-01
家门口,哈个痛快!06-29
“花样场景+利好政策”燃动消费“热”力 百姓“惠”玩“乐”享激活经济热引擎06-28
为城市“开空调”,海南有哪些“凉”策?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