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戏表演》,布面油画,136×101cm,2008年。

2. 《斗牛士小队》,布面油画,164×162cm,2012年。

3. 《手》,青铜雕塑,50×35×28cm。
他被称为“让蒙娜丽莎发福”的人;他以独一无二的“博特罗风格”重塑世界对体积与美的认知;他标志性的“膨胀式”的形象描绘,充满童趣的图像叙事让人过目难忘;哥伦比亚总统称他为“我们国家最伟大、最著名的艺术家”……他就是费尔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
7月,由广东美术馆和费尔南多·博特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哥伦比亚狂想——博特罗艺术大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展览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参观者络绎不绝。
该展览是博特罗作品首次在大湾区的重要呈现,汇集其艺术生涯中极具代表性的80余件作品,涵盖油画、雕塑和纸本等媒介。展览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生活万花筒——故土情结与日常的诗意”“丰盈辩证法——经典重塑与博特罗风格”“热带嘉年华——现实剧场与永不落幕的喧嚣”,通过“拉美生活”“静物”“马戏团”“斗牛”等多个艺术家的重要创作主题,多角度呈现一位世界级艺术大师令人惊叹的视觉盛宴。
追随古典
一位特立独行的“反潮流者”
费尔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1932年生于哥伦比亚麦德林,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拉丁美洲艺术家之一。他的创作因充满生命力的丰腴体积、饱和的色彩与深邃的叙事而独树一帜,构建出一个富有幽默感与秩序感的视觉世界,形成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博特罗风格”(Boterismo)。
在20世纪激荡的全球历史背景下,以欧美为主导的西方现代主义浪潮席卷全球,形成抽象与观念艺术占据主流的强势艺术语境。彼时,20岁的博特罗一头扎进古典绘画的研习之中,孜孜不倦地汲取丰富的营养,坚定地选择了具象表达的道路,成了一位特立独行的“反潮流者”。
作为一位古典主义的“追随者”,费尔南多·博特罗的艺术并非孤立存在。他曾只身前往欧洲学习绘画技巧,继承了对古典主义传统的理解。他探讨着艺术界的共同命题,将具象艺术精髓与拉美文化特色完美融合。正如他所说,“我画的不是胖子”,他对“体积”的孜孜不倦的思考,让始于文艺复兴的经典话题,透过其个性的滤镜,重新展现在公众面前。
“博特罗风格”的独特性就在于,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静物,他都以丰盈的体态配以均衡的构图和明快的色彩,用光滑的质感在画布上呈现出“体积”的存在。他力求通过对体积的关注超越写实,对丰润之美的追求凌驾现实表达。他以光滑的表面和膨胀的轮廓,去增强审美表现力,甚至运用个人艺术风格,去改变众多大家早已熟知的形象,让原作的价值产生奇妙的漂移。
纵观博罗特的艺术生涯,他的创作横跨油画、雕塑、水彩与素描等媒介,曾在巴黎大皇宫、罗马展览宫、东京美术馆等重要机构举办个展。他的纪念性雕塑作品也于巴黎、纽约、马德里、佛罗伦萨等城市的公共空间展出。2023年,博特罗于摩纳哥逝世,作为哥伦比亚国家象征性人物,博特罗不仅拓展了拉美艺术在全球的影响力,也以独立的艺术语言,在当代艺术史中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根植故土
源自拉美土地的艺术生命力
拉丁美洲——这片融合了伊比利亚与印第安文化的大陆,始终是博特罗创作灵感的源泉。他也从不吝啬用自己的语言,去强调拉丁美洲这块土地对他艺术创作情感的激发。
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见带有拉丁美洲风格的生活场景——从喧闹的斗牛场到宁静的乡村,从传统的服饰到日常的器物,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浓厚的拉美风情,故乡麦德林的市井生活、拉美特有的民俗庆典,构成其创作不竭的灵感源泉。画面中洋溢的欢愉色彩与饱满形态,是拉美民族坚韧生命力的颂歌,也证明了本土经验和民族精神足以孕育世界级的艺术语言。
费尔南多·博特罗的作品既植根于拉美沃土,又超越地域界限。在他所创造的磅礴的艺术世界里,可以感受到丰饶的体积、生命的律动以及拉丁美洲大地的温度与脉搏。最终,观众会在那些夸张的形体之下,发现一颗饱含深情、关切社会、拥抱生命的心灵,理解其独特的艺术精神。因此,博特罗的“体积”不仅关乎美学,更承载着深重的人文精神。
作为博特罗艺术在中国南方的首次集中亮相,此次展览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场形式语言上的视觉盛宴,更通过博特罗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怀与人文厚度,让中国观众感受到那份源自拉美土地却拥有普世意义的艺术温度与生命力。
费尔南多·博特罗于2023年去世,哥伦比亚政府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艺术家虽已不在,但他的作品却是永恒的经典。
本版撰文:南都记者 朱蓉婷 图片由广东美术馆提供
相关文章:
“我画的不是胖子”07-21
历史类最高615分,物理类607分!这些艺术专业凭文化分录取07-20
鹤壁市妇幼保健院冯哲在“讲好鹤壁故事 汇聚奋进力量”(医卫篇)作品展演中荣获冠军07-14
屏南双溪:艺术教育为古镇注入新活力07-12
限时美景上线 错过再等一年07-09
日本漫画家龙树谅曝真相 :末日地震预言不是她写的,是编辑写的07-05
文化中国行丨写意无穷趣 方寸有乾坤 来领略篆刻艺术的魅力07-05
微短剧岂能靠离谱博流量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