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6月5日电(傅天骋)安徽歙县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于6月5日正式发布:共记录各类物种3952种,为皖南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精准的“生态基因图谱”。

在新安江流域歙县王村段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歙县宣传部供图
作为安徽省首批试点县之一,歙县于2023年率先启动并完成此项工作。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佳琦介绍,歙县物种“家底丰富”,珍稀濒危物种众多。本次调查投入专家团队1000余人次,构建“网格化+数字化”体系,布设样线714条、样点196个,部署红外相机104台。
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歙县管理站站长王山青表示,保护区红外相机连续多年记录到黑麂育幼,核心种群稳定;并发现全球极危物种中华穿山甲活动痕迹。珍稀物种南方红豆杉、长序榆、扇脉杓兰等保存完好,其中长序榆登记56株,为省内最大野生种群。
据悉,此次调查共记录陆生高等植物2049种,含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哺乳动物59种,含黑麂、梅花鹿和中华穿山甲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232种,鸟类物种数占安徽省二分之一;两栖动物27种,其中中国特有种20种;大型真菌176种,包括具有药用价值的稀有牛肝菌属。
黄山市歙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石大安说:“目前发现孪斑黛眼蝶等92个安徽新记录种及长序榆、中华鬣羚等种群扩大现象,印证了生态修复成效。我们已将数据转化为物种资源名录和分布‘一张图’,为生态保护决策提供支撑。”(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45℃机舱里保供电 高温“烤”验下他们向90米高攀升07-23
近40℃的百米高空,女工人却发冷昏迷?夏天这些异常能要命!07-12
北辛街道中心小学在全国2025年校园武术试点学校交流赛(分站赛-东部赛区)获展演项目一等奖07-05
安徽新华书店“皖新助考”贴心守护高考学子06-07
央媒观豫丨河南开封教师刘欣——用英语聊成语 拍短剧迎远客06-06
歙县完成安徽首个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 共记录物种近4千种06-06
十年谋一谏!安徽省政协持续聚焦创新发展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