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规定单位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供餐单位须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明确学校、幼儿园违反《规定》要求的,应当从重处理。
这一重磅规定颇具现实针对性。众所周知,校园食堂的饭菜质量,关乎亿万青少年身体健康。校园餐食涉及食堂设施设备配备、布局流程、从业人员管理、食品采购、加工制作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近些年来,有关部门推动落地了“明厨亮灶”、教师陪餐制、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等新规,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校园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但零星发生的争议个案,暴露出管理仍存在漏洞。
从近年的典型案例来看,有学校曾因配送车辆温度失控,导致食材变质;有企业明明被处罚过,仍能向学校配送“发霉面包”“过期牛奶”;还有地方存在权力寻租、利益勾连等违规操作……尽管原因多样,但究其根本,还是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利益方心无敬畏。从这个角度来说,必须提高违法成本和问责力度,以痛感倒逼餐饮服务企业长长记性。本次新规特别强调学校幼儿园出现违规行为将从重处理,无疑切中肯綮。校园餐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责任,仅靠一纸规章发力远远不够,必须打出“组合拳”,才能形成环环相扣的安全闭环。比如,完善食堂及校外供餐招投标机制,坚决杜绝“一包了之”“层层转包”等现象;比如,用好现代化科技手段,推行“互联网+”智慧监管运用,通过“互联网+AI”“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努力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监管,等等。当更多方面行动起来,共同织就安全网,监管才不会沦为“打地鼠”。
民以食为天,守护好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持续进行制度创新,“校园餐”才能真正成为放心餐、良心餐。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重庆市第二届文化德育论坛举行04-18
(阅遍千山书为友 书香漫卷四“阅”天)——龙口一中开展第十四届读书节04-18
兴仁:“一包”铝水背后的“链式反应”04-18
“出口转内销”迎集体助攻,鲁企三箭齐发应对“对等关税”升级04-18
第二届“金灵光杯”中国互联网创新大赛“地方行活动”大湾区专场举办04-17
英国高端品牌五赴消博会!中国缘何成为全球“吸金磁石”?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