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山西大学图书馆展厅:非遗研培和高校有个“约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8:21:00    


史宏蕾(右)引导参观者体验雕版拓印。伊宝摄

  5月16日清晨,阳光刚刚洒进校园。在山西大学图书馆展厅内,史宏蕾教授正带着布展团队做最后的巡检。当天上午,“守艺·传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周年山西省成果展在这里正式亮相。

  “佛光寺大型木构件进门时拆分重组过,再对照图纸检查一遍,确保门窗小构件都可以灵活推动。”

  “这件琉璃狮子怎么没有扣上保护罩?这是苏永军老师的心血之作,必须保护好。”

  正在此时,参与布展的学生带来了突发情况:“史教授,刚发现这套剪纸作品的外框不统一,怎么办呢?”“别着急,你联系这个号码,把备件送来,我教你更换。”史宏蕾不慌不忙地拿出手机,将号码发送给学生。

  戏曲曲艺、营造技艺、古建模型、古代壁画、晋绣布艺、髹饰技艺、建筑彩画、木版年画……八个展区一一巡检,确认没有遗漏,史宏蕾松了一口气。她一边坐下来休息,一边对记者讲起了山西开展“非遗研培”的十年。

  2015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联合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希望能为全国各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一年后,山西大学作为全国首批57所参与研培计划的院校之一,在我省率先开展试点。此后,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高校也相继加入,“非遗研培”成为活跃在高校间的另一种课堂。十年间,山西累计举办研培班36期,前后共有1600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研培。

  “看着学员们从家传手艺人、非遗爱好者,逐渐成长为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乡村振兴带头人,我由衷地高兴。回想十年中,多少次策划课题、寻找名师、定期回访、帮学员找销路解难题,在许许多多同路人的帮助下,我们为非遗传承作出了一点点贡献。”作为山西大学“非遗研培”团队的核心成员,史宏蕾深知成绩来之不易。“在‘非遗研培’这个课堂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非遗产生了浓厚兴趣,成为山西非遗技艺发展的新生力量。”

  9时整,“守艺·传薪”展正式开放。放眼展厅,古朴灵巧的“雨花宫大型木构件”,是等比例缩小古建筑的珍稀之作;出自刺绣名家赵翠林之手的大型刺绣“瓜瓞绵绵”,寓意吉祥,尽显晋绣风采;光洁繁复的髹饰漆器,流光溢彩,承载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高超技艺……展厅中,赞叹声不绝于耳。一位来自宁夏的参观者非常感慨:“山西非遗早有耳闻,今天亲眼目睹,果然是名不虚传!”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群群充满青春气息的大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对山西非遗的创见——“这幅刺绣的针脚好美,要是用短视频镜头拉近呈现,可以让很多人学起来!”“木构件看起来不难呀,我回去要先做个火柴盒试试。”“‘非遗正青春’展演表演的原来就是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太感人了。”

  在一片热烈的讨论声中,大厅展板上“守艺·传薪”四个大字似乎更加清晰。

山西日报记者康少琼

相关文章:

山西大学图书馆展厅:非遗研培和高校有个“约会”05-22

离退休干部乒乓球公开赛挥拍05-21

【甘快看】从民俗到全球潮品 手工香包热销海内外引领消费新潮流05-18

保山再增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05-18

不费一钉一铆!屏南金钟桥重现历史风骨05-08

【寿光】盛会·够味儿 | 文化“韵”味:菜博会上“雕琢”非遗之美04-28

关于呼北高速(大呼段)、孙右高速(大呼段)交通管制的通告04-26

全球政党媒体负责人研修班到访太原 感受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