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2日讯 5月7日晚9点,会场里灯火通明,专家们正对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份桃子的质量等级进行最后复核。此时,一个叫皮力的年轻桃农从新疆叶城县阿克塔什镇不远万里匆匆赶到莒县。评选已近尾声,跟着皮力跋山涉水,坐汽车、赶飞机、搭火车的桃子还能参加评选吗?
这个活动是2025全国设施桃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第八届“果庄杯”优质设施桃展示会。工作人员说,他们再请专家们对皮力的桃子进行单独测量和品评,这时耳边响起了熟悉的维吾尔语“阿达西,亚克西木!(朋友你好)”,皮力疲惫的脸顿时舒展开来,原来这是他的老朋友王新卫博士,二人热情握手。


王新卫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兼任了油桃之乡莒县果庄镇的科技副镇长,他对皮力家乡和果庄镇的情况都很熟悉。王新卫向记者介绍说:“叶城县阿克塔什镇是当地最大的移民村,很多老百姓是在政府帮助下从昆仑山里搬迁过去的。这次邀请皮力来,是因为果庄镇的设施桃种植技术非常成熟,果农们靠种桃子过上了小康生活,新疆的设施桃产业刚刚起步,希望皮力来开开眼界,学习学习。”


晚上9点半,评选结束,但结果要在第二天的开幕式上宣布,自己的桃子能不能选上,皮力的心一直悬着。皮力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原先住在离县城90多里的棋盘乡,交通不便,致富项目少。2019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皮力一家和当地村民搬到了阿克塔什镇。这里是平原,有企业供村民工作,同时政府还建起了设施大棚,低价租赁给村民种植蔬菜和水果。当时皮力才二十多岁,他曾在广东肇庆读书,皮力率先和四个朋友建立了合作社,搞起了大棚蔬菜、大棚油桃种植。对于村民来说,大棚种植是个新鲜事,技术也不懂。为此,当地政府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也跨越八千里在这里建立了叶城试验站林果基地,对当地果农进行示范引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产实践中。皮力就是在林果基地认识王博士的,受到王博士等专家的指导,皮力他们的技术逐步提升,现在合作社年收入达到30万元,比在棋盘乡时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第二天早上5点半,与会的专家和桃农们就早早起床,从县城赶赴30公里外的果庄镇,入大棚,逛市场,实地参观当地的设施油桃生产和销售。皮力边听边看边拍照,学习新种植技术,了解新品种,感受交易市场的繁忙。
上午十点,他们又赶回县城。开幕式上,主持人一一宣布入选的优质果品,皮力的桃子获得了三级。
皮力笑着说:“能入选我已经意想不到了!与先进种植地区相比,无论品种还是技术上我都要好好学习,特别是希望把新的油蟠桃品种引到新疆,进一步提高收入。有政府支持,有这么多人帮助,我对种好设施油桃很有信心!”
闪电新闻记者 陈悦溪 通讯员 何爱东 报道
相关文章:
新疆小伙,为何万里奔赴山东莒县?05-12
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巡演青海站活动圆满落幕05-11
焜锅馍馍出省记05-10
劳动最美 奋斗有我|假期“不打烊”,“城市美容师”用坚守扮靓城市05-05
假期后三天南方降雨发展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北方多地将现降温风沙05-03
干群合力抗旱保春耕 抽水灌溉润良田04-27
新疆5A级景区门票全免?官方辟谣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