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讯(记者王雅楠)8月1日,在北京市丰台区一户居民家中,来自河间市大位村的育儿嫂刘红正精心照顾一名3岁幼儿。
“我现在每月都挣一万多元。”刘红介绍,她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与岗位推荐,成为一名在京工作的“河北福嫂”。
今年以来,沧州市围绕拓展京津劳务市场,采取系列措施,促进劳动力向京津地区有序转移就业。截至7月底,该市已为京津地区输送劳动力16019人,其中“河北福嫂”3470人。
坚持政府搭台、资源整合、平台对接,沧州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分别与北京家政服务协会、天津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天津市建筑业协会签订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详细了解京津地区劳务需求、用工标准、薪资水平、政策支持等情况,推介该市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劳务输出相关政策举措,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高效对接平台。
为助力劳动力在京津就业,沧州市依托公办职业(技工)院校和一批民办培训机构,深入开展京津务工人员专项培训,采取“集中大班、就近组班、定向小班”等方式,加大实操训练比重,深化产训融合、校企合作。
同时,创新开展“对标京津、提升技能”行动,筛选出京津标杆企业15家,组织本地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赴北京、天津开展精准对接。通过与相关家政企业、协会、培训学校在点对点输出、技能提升、就业保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实现订单式培训、定向式输送、项目化服务。
聚焦劳动力向京津转移,沧州不断加强服务保障,市人社局、市妇联与京津家政服务协会签订家政服务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建立“河北福嫂”驻京(津)服务站,为在北京、天津两地就业的沧州籍“河北福嫂”提供用工对接、住宿餐饮、权益维护、技能提升等“一站式”服务,建立“服务前置、管理延伸、保障到人”的支持体系。目前,沧州市已建立5家“河北福嫂”驻京(津)服务站。
为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劳务协作,沧州市还根据企业需求和不同就业群体特点,开展京津冀劳务协作招聘会、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通过现场招聘、网络招聘和直播带岗等形式,拓展就业渠道,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
沧州今年向京津输送劳动力超1.6万人08-11
北京市一周演出预告(8月11日-17日):精选剧目(1)08-10
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群众)男女团体项目决赛队伍产生08-10
新闻纵深·县域特色产业新力量|循环制造,旧件“转”出新活力08-10
新国标9月1日施行!你的电动车合规吗?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