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重庆辨识度 · 凭数据种田:农业现代化引领乡村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1:02:00    

全力推进农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是建设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路径。今天的“重庆辨识度”,跟随主持人看新重庆工作室去开州,看当地如何在东西部产业协作背景下,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实现从“凭经验种田”迈向“凭数据种田”。

第1眼TV主持人李忠笈:“这是新鲜采摘的茄子、黄瓜、豇豆……这些蔬菜都出自于我身后的神秘大棚。从高空俯瞰,这些密密麻麻的银白色大棚,像订书针一样,整齐排布在绿水青山之间。它们可不止是竹子搭架子,盖层塑料薄膜那么简单,它们,是真·科技大棚。”

141个智能温控大棚,总共栽种蔬菜1850亩。听上去这么大的体量,但日常打理起来,每个大棚仅需一到两人。

主持人李忠笈:“刘总,这么少的人管理的过来吗?”

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泉:“没有问题,我们这个蔬菜现在都可以实现自己喝水,自己晒太阳,气温高了的话我们可以有遮阳网,天气冷了还可以自己盖‘棉被’。现在给你看的就是我们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现在农民可以通过一部手机来进行操作, 它可以精准到各个分区,通过科学配比好的肥料,就输送到这个介质里。”

主持人李忠笈:“就直接点启动就可以……输送来得真快啊。”

开州“六山三丘一分坝”,是重庆典型的高山丘陵地形,这里夏季高温,冬季寡照。过去全区蔬菜亩均效益低于2000元。引进寿光模式之后,亩均效益直接翻了2—5倍!

开州区南门镇蔬菜大棚种植大户贺选梅:“我们原来就是靠天吃饭。现在想给它还一个春天,就是春天,我们想给它还一个秋天,就秋天。这个是我们栽的螺丝椒。”

主持人李忠笈:“这么大一个!”

开州区南门镇蔬菜大棚种植大户贺选梅:“这还不是最大的了,我们如果到 100 天的时候,基本上有我这个手臂这么长了。基本上管理得好的话 ,亩产上1万斤也可以。”

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泉:“ 现在我们开州已经纳入到了寿光的销售渠道,寿光现在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它有线上的平台,也有线下的各大批发市场。开州现在种出来的菜同样享受这个待遇。”

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周贤文:“我们建设了设施大棚3000 亩,到2027年我们目标是建成10万亩寿光模式的基地。沿用‘六统一分’的寿光模式,带动了一万人劳动力就业 。‘寿光菜开州造’的模式,在重庆市起了很好东西部协作现代农业的示范,促进了整个重庆设施蔬菜的产业升级。”

包括寿光模式这样的产业链引入在内,近年来,重庆持续强化“科技+改革”双轮驱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从农业一域,助力乡村振兴、县域经济的全局发展。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王晓 王洪亮 李忠笈 王嘉川 李臻 特约记者 陈永松 陈序)

相关文章: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重庆辨识度 · 凭数据种田:农业现代化引领乡村振兴04-20

重庆市第二届文化德育论坛举行04-18

【寿光】寿光市总工会举办职工互助保障知识讲座04-17

河北:“数字供应链”串起特色产业“共赢链”04-16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 | 侯二河:幸福是条河 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04-16

【寿光】一位“农业门外汉”的智能种棚经04-16

巴东:“村晚”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04-14

安海曾埭村:土地流转“转”出乡村振兴新动力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