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9日电 (记者喻思南)病虫害严重威胁大豆产能。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该所牵头成立了“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并将开展新发重发病虫害灾变规律研究、大豆抗病资源创制及抗病虫机理解析、重大病虫智能监测研发、防控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及高效绿色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等科研攻关。
据统计,我国大豆生产中已知的病虫害种类有近500种,严重制约我国大豆产能提升。在我国,大豆病虫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5%—30%,严重时甚至绝收。
协作组旨在聚焦大豆病虫害防控难点问题、“卡点”问题,一体化设计和系统化部署,实施跨创新团队、跨创新任务协同联动机制,开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创制—集成示范”全链条攻坚任务部署,系统性推动大豆病虫害防控科技创新,全面支撑大豆病虫害防控产业实践。
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陆宴辉表示,研究所将以成立大豆病虫害防控协作组为起点,全面聚集人才队伍和科技资源要素,扎实推进研究所在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领域的有组织科研,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盐城市射阳县杨树溃疡病发生动态04-18
营收同比降三成,亏损3.57亿元 裕兴股份的2024年有点难04-16
中国农科院成立协作组攻坚大豆病虫害防控04-10
人工智能助力科学发现之路04-10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业技术六级干部汤瑞雄被查04-08
蜂巢能源第120万套电池包下线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