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焦雪 通讯员 钟娜 张婕妤 潍坊报道
潍坊市昌乐县积极引领和动员全县家庭传承家庭美德、树立优良家风、涵养良好家教,实现“行善举、传家训、塑家风”三位一体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深耕“家课堂”宣传教育,厚植科学理念强根基
阵地筑基,三级网络强支撑。整合“妇字号”阵地资源,构建“1+10+N”立体化服务体系,建成县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1处、镇街指导站10个、村(社区)家长学校297个,利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载体,实现家庭教育服务网络全域覆盖。
机制创新,家教宣讲育新风。建立“专家智库+本土讲师”协作机制,组建40余支由1343名国家级认证师、高级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家庭教育服务队伍,创新“理论培训+实践指导”双轨模式,围绕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等8大领域,开展家风宣讲、母亲素质提升等活动400余场,惠及家长3万余人次,其中,县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获评潍坊市巾帼志愿明星服务队称号。
云端赋能,智慧学习拓新局。打造“空中课堂”数字平台,原创《家有青春期儿女》等特色课程32期,登陆“学习强国”等主流平台;在荔枝平台开设《幸福家庭课堂》,持续2496天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全平台观看量突破38万人次,构建“云端学习-线下实践-成果反馈”教育模式。

精进“家服务”温情举措,织密惠民网络暖民心
品牌引领,多维服务创示范。创新打造“更好昌乐·幸福家”服务IP,开发“1+3+N”品牌矩阵:以家庭教育读书会为核心载体,联动家风家训宣讲、廉洁家庭建设、孤困儿童关爱三大主题,累计开展“清廉好家风”书画展、“爱心助学”手拉手帮扶活动、“我爱昌乐·遇你一起”青年交友联谊等特色活动78场次,覆盖家庭1.2万户,形成可复制的县域家庭教育服务样板。
典型选树,文明家风树标杆。实施“十百千万”家庭文明工程,选树全国文明家庭1户、省市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五好家庭58户。通过家风故事展播、模范家庭巡讲等活动,推动孝老爱亲、科学教子等美德在全县形成辐射效应。
志愿聚力,爱心传递润万家。6支志愿服务团队,针对“一老一小”“妇女儿童”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300余场次,累计为全县7个幸福院、幸福食堂200余名老人,捐赠物资3万余元;争取上级“两癌”救助金53.5万元,定向救助57名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依托“腾讯九九公益日”“金秋助学”“手拉手结对帮扶”等关爱帮扶项目,募集善款247.54万元,结对帮扶困难学生2200余人次。

谱写“家文章”共治篇章,构建善治格局展新貌
庭院焕新,多元治理创示范。建成25866户“美丽庭院”,构建“微宣讲+微议事”双轮驱动机制,开展家风普法等美丽庭院大讲堂活动50余场,培育庭院调解员136名,创建县级”平安家庭”示范户34个,实现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效能双提升。
普法强基,维权固本筑和谐。深化“法润万家”维权体系,构建“节点宣传+常态教育”普法机制,利用三八维权周、家庭教育宣传周等节点将家风建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宣教深度融合,开展普法活动32场,联合法院、检察院举办妇女儿童权益开放日15次,覆盖群众1.2万人次。
闭环纾困,家事调解护家宁。打造“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两情相悦婚前辅导”“为幸福护航沙龙”“守望和谐”特色家庭实践等活动,累计开展婚姻家庭辅导6800人次,劝和夫妻2956对,推荐案例《为爱“减负”幸福加分》案例荣获山东省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优秀案例,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关文章:
“传承好古方,传承好家风”8周年大型公益活动在京举行04-19
阳信县流坡坞镇:墨香清廉颂 丹青家风传04-16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 | 侯二河:幸福是条河 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04-16
12306,崩了!04-16
“理论宣传二人讲”凝心聚力促发展——丹寨县兴仁镇“理论宣传二人讲”进村寨04-10
这一城的购房补贴,被疯抢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