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共产党武穴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武穴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激励干部在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中担当作为的意见》,鲜明提出“以港兴产、以产活城、以城聚人”三大战略,为打造武汉都市圈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锚定了航向,凝聚起全市上下攻坚克难、担当实干的磅礴力量。
以港兴产,筑牢发展根基。港口是武穴最大的战略资源,更是发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武穴港货物吞吐量达1.2亿吨、全省第三,是长江第16个亿吨大港。依托这一天然优势,武穴正以“枢纽提能行动”为抓手,全力推动港产深度融合。投资36亿元建设全国首个投建营一体化设计的铁水联运项目,建设6个5000吨级泊位及18.37公里疏港铁路专用线,实现京九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硬联通”。今年以来,武穴聚焦临港产业提质增效,重点推进多式联运物流园、海工装备和智能化新能源船舶产业园三大项目的建成投产,抢抓船舶制造、港口发展的红利。同时,深化与宁波舟山港等沿海大港战略合作,开通大宗物资江海直达航线,建设近海货物集疏转运基地,努力打造武汉都市圈“桥头堡”、大别山“出海口”,让“黄金水道”真正产生“黄金效益”。
以产活城,激活发展动能。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武穴强。全会明确提出“打造全省工业强县样板”的目标,彰显了“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今年以来,武穴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推动临港、新材料、农文旅三大产业集群成势。招商引资“专班化”,7个功能区靶向发力,制定绩效监测实施细则,确保招商方向准、落地实;项目推进“闭环化”,112个重点项目全部纳入“一人一档”包保管理,督办会、早餐会、座谈会成为破解难题的“直通车”;服务企业“实打实”,从降低成本到政策兑现,从问题收集到闭环解决,一系列硬措施让企业“轻装上阵”。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总投资255亿元的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投资60亿元的G220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一期投资40亿元的湖北省智能化新能源船舶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湖北大话嘻游等,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生根,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以城聚人,提升城市品质。城市的核心是人,让群众生活更美好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从“污水横流”到“环境舒心”,从“设施陈旧”到“功能完善”,武穴以“1+7”城市更新行动,将主城区77.8平方公里、35个社区全域纳入改造范围,132公里新改建污水管网让收集率从不足20%跃升至63%,去年吸引1.3万余人选择落户城区,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实现黄冈唯一“双正增长”,这些数字背后,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是“一线工作法”的扎实落地。党员干部带头深入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让城市更新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既聚“人气”更聚“民心”。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武穴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强调,要以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动担当作为。站在新起点,武穴市将始终锚定“三大战略”不动摇,在港口能级提升上再加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再突破,在城市功能完善上再提质,奋力打造全省工业强县样板和现代化港口城市,为全省支点建设贡献更多武穴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青明(武穴市委组织部)
责编:曾达飞
相关文章:
东湖评论:“兴港、强产、活城”三大战略引领武穴高质量发展09-04
不止于书,何止于展09-02
视频丨数千人威尼斯电影节游行声援加沙08-31
【多彩新论】“称重执法”之外,电动车治理需更多温度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