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冲刺首季开门红,看梅州1—2月经济“数”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5:06:00    

1—2月,梅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梅州两会相继召开,如激昂的战鼓,为新一年梅州的发展定调、鼓劲。

从政府部门的精心谋划,到企业车间的机器轰鸣;从项目工地的热火朝天,到田间地头的辛勤耕耘,梅州大地处处涌动着蓬勃的发展活力。

“新的一年,将重点提升一期项目产能,力争全年实现3亿—4亿元产值。同步加快二期项目投资进度,全力推动丰顺电子电声、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开年以来,威富集团丰顺分公司总监罗焕文用“忙”来总结日常工作。

忙起来,是1—2月梅州最鲜明的发展底色。

梅州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致力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新模式。受访者供图

1—2月,梅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扭负为正,市场消费小幅下降,财政金融运行稳健,整体经济运行起步平稳。

起步的平稳,是梅州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未来持续奋进的基石。

1—2月的经济数据,展示着梅州发展的潜力与希望,让梅州更加坚定了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梅州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提劲、提速、提质。

工业增速强劲

增加值两位数增长

翻阅1—2月梅州经济数据,有一组数据特别突出。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7.9个百分点。

从三大门类看,占比1.6%的采矿业增长22.5%,占比86.7%的制造业增长12.5%,占比11.7%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5%。从支柱产业看,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8.7%的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1.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9.9个百分点。

这些数字,是梅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落地有声有力的佐证。

新的一年,梅州清晰勾勒出全年的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进出口总额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梅州综保区内大宗货物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受访者供图

实现目标,梅州紧紧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持综合施策、顶压前行,推动产业招商、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梅州加快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空间广阔、大有可为。”2月7日,梅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的话掷地有声。

统筹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梅州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具体实践,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大产业等五大提升行动的突破口。

“2025年,公司将持续加大在芯片用载体铜箔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支持校企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相关产品的国产化替代进程,力争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谈及新一年发展,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远泰立下军令状。

企业的信心,源于梅州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在产业布局优化上,梅州进一步聚焦园区建设。各园区根据自身产业定位,精准招商,通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设施、物流配送中心等,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推动园区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

从工业园区看,全市10个产业园区(含集聚区)1—2月增加值合计增长25.4%,其中梅县园区增长96.8%,梅江园区增长44.5%,融湾园区增长41.5%,五华园区增长21.7%,兴宁园区增长11.9%。

在产业政策方面,梅州市对《若干措施》进行修订完善,正式印发了《关于修订梅州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若干措施及其配套文件的通知》,保持了原有的政策总纲和配套文件的完整性,更在细节上进行了诸多创新和完善。

“该政策体系包括1个政策总纲和4个实施细则、1个资金管理办法,设置了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等4类18条扶持措施,并对每条奖励措施进一步细化,明确奖励项目的负责部门、扶持对象、扶持标准、资金承担、有效期限、废止文件等内容。”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蒋鲲说。

重点抓好“一个目标、三条主线、八大抓手”,当下,梅州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明确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路径,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地见效。

投资回暖有力

固定资产增长稳健

2024年,广梅产业园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各项关键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工业产值更历史性突破百亿元大关。

成绩背后,离不开项目投资的加持。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竞争力”,2025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70亿元,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主平台建设再出新亮点,招商引资再现新突破,全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广梅产业园同样离不开项目、离不开投资。

“力争2025年实现固投13亿元,工业固投12亿元,为梅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打更多粮食’。”2025年广梅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园区建设和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温荣桂表示,将全面推行“极简审批”,力促供销社天恰、中农信、诚越、酷客等项目3月底前开工。

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深谙于此,梅州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1—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3.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

其中,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7%,尤其是技改投资增长87.3%,拉动整体投资增长7.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0%,拉动整体投资增长7.5个百分点。

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广东省首条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途经揭阳市揭东区,梅州市丰顺县、兴宁市、梅县区,全长约88公里,按照双向8车道标准进行改扩建。

1月13日17时,汕梅高速的5处路段顺利完成了交通导改工作,新建的宽敞道路为迎接春运“大考”提供了有力保障。汕梅高速路政大队大队长宋斌介绍,顺利完成5处路段约14公里的交通导改工作,是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刷新进度条的又一节点。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梅州以项目建设落实稳经济、扩投资、促增长等一系列任务目标。2025年,全年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268个,年度计划投资362.2亿元。

用好重大项目调度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梅州围绕“两重”“两新”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项目,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资金、土地、用能、环境等要素资源向质量高、落地快、贡献大的项目倾斜。

2月18日,平远县2025年现代化产业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活动在梅州平远高新区举行。总投资30.28亿元的6个项目,涵盖了新型建材、智慧储能、装备制造、精深加工等多个先进制造领域,高度契合平远发展需求。“平远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助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平远县委书记周小勇如是说。

内提质,外招引。梅州既以“绣花功夫”深耕存量项目提质增效,又高举招商引资大旗开拓增量空间,双轮驱动激发产业活力。

发挥好梅州的比较优势,紧盯产业项目、平台等重点关键深挖细抠,抓好政策落地,让政策红利转化为招商红利,2025年,全市动工纳统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投资额630亿元以上、完成实际投资126亿元以上。其中,引进工业项目计划投资额451亿元以上、完成实际投入88.5亿元以上,超亿元工业项目74个以上,超10亿元工业项目力争9个以上。

消费出口提质

发展动能多元增强

“这个春节,梅州太热闹了!”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欢庆落幕,梅州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和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521场活动,持续21天,2025“梅”好时光万“巳”如意——“请到梅州过大年”系列活动,让梅州成为了春节期间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梅州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16.3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12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同比增长10.17%和12.34%,文旅消费潜力进一步得到释放。

与此同时,得益于梅州在春节期间推出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活动,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梅州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0%,位列全省第5。“高铁游梅州·惠享客都美”文旅促消费活动约带动293万人次参与,拉动消费2.93亿元。

加快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强大合力,在消费场景方面,梅州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和创新。春节期间,梅州各大商圈、旅游景点和特色街区都推出了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如打折优惠、满减券、消费抽奖等,极大地激发了市民和游客的消费热情。

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65亿元,基本生活类消费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6%、5.7%。

除了文旅消费的蓬勃发展,梅州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1—2月,梅州出口高新技术产品2.3亿元,同比增长10.1%。毋庸置疑,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梅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正以其独特优势为梅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梅州政企发力,用好相关政策,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图为庆达科技生产车间一角。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广东精荣科技有限公司是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受益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在梅州海关指导下,该公司获客户授权使用的注册商标获得海关总署核准,该公司可使用已备案的注册商标出口相关产品。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避免了向海外客户供货被判侵权的风险,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今年前两个月出口同比增长14%。”该公司关务负责人陆华妮说。

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和靶向宣讲,梅州海关通过AEO培育、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等措施保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效性,叠加运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化通关措施,助力高新技术企业提升物流通关效率。与此同时,海关减免税、原产地政策也持续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注入动能。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制造和销售高性能电解铜箔、复合铜箔、高性能高精度铜合金丝线材以及“风光储”投资、建设、服务的综合科技型集团化企业。

“2024年,一共申领了20份RCEP原产地证书,总货值达3298万元。办理原产地证书后,出口的铜箔在日本地区的进口关税税率从普通税率14%降为零,大大提升了产品海外市场竞争力。”该公司关务廖承蕴介绍。

从出口商品看,1—2月,全市稀土及其制品出口额增长133.3%,橡胶轮胎增长50.6%,鞋靴增长32.6%,未锻轧铜及铜材增长93.2%。机电产品增长2.3%,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8%。

■相关

政务服务智能化加速前行

2月21日,梅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标志着梅州政务服务智能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为市民和企业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体验。

近年来,梅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数字政府建设服务省、市高质量发展主线不动摇,持续深化“数字政府2.0”建设,创新实施“行政审批事项100%网上受理、100%网上办结”集成式改革,打造“梅州事好办”等一批改革品牌,加快推动“数字融湾”,全力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梅州市委、市政府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是倾听民意、化解民忧、集聚民智的桥梁,其接入DeepSeek技术,正是梅州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一个缩影。

梅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DeepSeek技术,梅州12345热线应用系统能够实现四大功能,即进行智能文本机器人应答、智能辅助填单、智能工单分类、智能工单转派,确保热线打得进、接得好、能转办,实现市民诉求“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的目标。

从上线首日的数据分析来看,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话务实现“四个一”提质突破:“一声接听”提速28%。接入DeepSeek后,话务处理效率有效提升,过去市民拨打12345热线的话务接通等待时长平均需要32秒,现在缩短至23秒,市民少等9秒,诉求响应提速28%。“一通解答”提速24%。接入DeepSeek后,话务员可运用AI能力快速调取知识库生成准确、全面的辅助答复内容,高效解答市民诉求,解答时长从原来的254秒缩短至194秒,提速24%。“一次填单”提速30%。接入DeepSeek后,通过智能辅助填单,减少话务员人工操作,处理速度提升30%,释放更多话务坐席资源聚焦疑难诉求。“一键直达”提升20%。接入DeepSeek后,工单生成、分类、转派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转变了传统人工填单分类派单方式,工单可一键直派具体承办部门,助推“民意速办”改革落地落实。

“总的来说,提高效率与精准度,实现服务速度、温度双提升,让我们更快速更准确去答复问题,群众的体验感自然更好了。”12345热线工作人员直言,接入DeepSeek也对话务员提出新的工作要求,需要不断学习该技术带来的辅助功能。

“接入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用好这一技术。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充分把AI技术和数字政府建设结合起来,实现‘1+1>2’的工作成效。”梅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正不断探索更多创新服务场景,持续擦亮“梅州事好办”特色品牌,加快推动梅州“数字融湾”,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助力梅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发展沃土,梅州各级各部门正坚定不移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树牢“产出思维”“用户思维”,遵循市场规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改革办法打破资源错配的桎梏,把每一寸土地、每一栋厂房都转化为“打粮食”的生产力,变“资源存量”为“发展增量”,为梅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黄培强

【作者】 黄培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财联社创投通:一级市场本周融资总额约48.87亿元环比增加36.55% 医疗健康、先进制造活跃度居前04-19

哪吒汽车原CEO否认LOGO花5亿:设计费不超过一百万元04-19

大华股份:一季度净利润6.53亿元 同比增长16.45%04-19

核心产品线收入承压,国盛智科2024年净利润同比收缩04-18

四川炉霍县举办高原春耕开耕仪式04-18

2024年江苏海洋经济总量首破万亿大关04-18

西安银行:获批发行不超4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04-18

签约1.12亿元!这场招商推介会有看点→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