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科学适量的步行才是“健康补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07:43:00    

本报讯 记者郑爽报道 近日,患糖尿病的退休老人李大爷为降体重和血糖,加入社区健步队后每日走2万步以上,不到一个月便因膝盖肿胀疼痛就医,被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炎伴关节积液。走路本是常见的健身方式,为何会伤膝盖?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骨伤科负责人王有雪介绍,要解答这一问题,得先从膝关节的结构说起。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髌骨、胫骨平台、股骨髁共同构成,而腓骨虽不直接参与构成,却附着着许多重要的韧带与肌肉,是关节稳定的“隐形支撑”。关节两侧有内外侧副韧带,内部则有半月板这两块“软骨盘”,像缓冲垫一样保护着关节软骨,加上前后十字交叉韧带的“加固”,才让膝关节既能灵活活动,又能承受身体重量。

但长时间、高负荷的徒步或跑步,会让膝盖持续处于紧绷与高张力状态,容易造成软骨磨损、韧带损伤,进而引发局部肿胀、疼痛——就像那位每日走2万步的老人,正是因过度运动诱发了滑膜炎与关节积液。

那么,怎样走路才能既有益身体,又不损伤膝盖?健步走的关键在“科学”二字。每个人的运动承受能力差异很大:常运动的人每天走一两万步可能无碍,但平时运动少的人突然日均走2万步,不仅可能伤膝盖,还会加重循环系统负担,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随年龄退化,更需控制运动量,每天持续步行以6000步左右为宜,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大约3-4公里的距离,既能健身,又不会给膝关节添负担。

科学适量的步行,其实是性价比极高的“健康补药”。长期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能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脏病风险;每天步行3公里,坚持30分钟,可使糖尿病发生概率降低42%;每周步行10公里,还能增加大脑体积,有效预防脑萎缩和老年痴呆。

不仅如此,正确的走路姿势(昂首挺胸、颈部后伸)能让肩背部肌肉活动,缓解颈背部肌肉痉挛,对防治颈椎病效果明显;走路时,腿部肌肉的反复收缩舒张,能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心脏,避免静脉血栓;长期适当步行可控制体重,减少脂肪肝发生,增强肝脏代谢功能。可见,选对方法,走路就能成为守护健康的“利器”。

相关文章:

国内一地生二孩最高奖补28.71万,生三孩最高奖补35.59万!08-13

科学适量的步行才是“健康补药”08-12

大暑养生正当时 驻马店正骨医院为您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07-25

把“应有的样子”更好立起来(人民论坛)07-07

骑行热催生新经济:一条线路带火多元消费场景07-06

“我70岁了我怕谁?”老太往邻居门口泼尿,警察来了还在骂…像她这种情况不少小区也存在,险患极大07-03

知名明星情侣,宣布订婚!06-13

走出考场,你已赢在新起点06-09